新聞動態
2020年2月21日,河南省住建廳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防范和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的若干意見》?!兑庖姟贩謩e從補貼、將物業納入生活性服務業、物資調配以及穩崗就業等四個方面對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全面扶持。根據《意見》的第二款第7條指出,物業服務企業、住房租賃企業可按照生活性服務業享受有關支持政策。
實際上,2月6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8號文件,第五條指出,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而根據2016年稅務總局相關文件的分類辦法:生活服務,是指為滿足城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類服務活動。物業服務屬于商務輔助服務中的企業管理服務,并不屬于生活服務類,這是社會上首次提到將物業服務納入生活性服務業,說明物業服務已經成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從不同角度對物業管理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規范和調整,奠定了物業管理的民事法律基礎。
《民法典》對行業的影響將逐步深入,更多的在細微層面為行業帶來變化。
業主權利進一步明確。原先由《物權法》規定的“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被納入《民法典》,并新增了部分內容。行政法規、司法解釋中關于“物業服務合同”的規定被納入《民法典》,法律效力層級上升。
重要事項通過難度增大。《民法典》第278條引入了業主“參與表決”的要求,根據該條規定,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
經營及收益公開要求增大。《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條規定,物業服務人員應當定期將服務的事項、服務人員、質量要求、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履行情況,以及維修資金使用情況、業主共有部分的經營與收益情況等以合理方式向業主公開并向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報告。
更換物業服務企業更容易。《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六條規定:業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決定解聘物業服務人的,可以解除物業服務合同。約定解聘的,應當提前六十日書面通知物業服務人,但是合同對通知期限另有約定的除外。解除合同造成物業服務人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業主的事由外,業主應當賠償損失。
2020年7月9日,山東省印發《關于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管理促進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的指導意見》,明確黨建引領物業的價值,并以量化指標大力推進山東地區“紅色物業”的建設發展。
按照《意見》要求,到2020年山東將全面建立起市、區(市、縣)、街道、社區上下聯動、一貫到底的管理體系,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面覆蓋,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聯動服務機制有效運行,物業服務管理專業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使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意見提出了明確目標,山東力爭2022年底前全省60%以上的居民小區建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黨員比例不低于60%;并將全面推行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到社區報到制度,引導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每年至少認領1個社區黨建服務項目。同時,山東還將組織開展“紅色物業”星級服務企業爭創活動,力爭2022年底前分級培育一批示范物業服務企業,打造出一批有較大影響的“紅色物業”品牌。
2020年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此次《意見》提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意見》指出,結合改造工作同步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社區居民委員會配合,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后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及業主議事規則,共同維護改造成果。建立健全城鎮老舊小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歸集、使用、續籌機制,促進小區改造后維護更新進入良性軌道。
同時,《意見》指出,健全動員居民參與機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要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建立和完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統籌協調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產權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等共同推進改造。
2020年11月2日,青島市住建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中介服務促進房地產中介服務行業健康發展有關意見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通知明確表態鼓勵物業開展房地產中介服務,實現線上交易服務,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做大做強。
具體內容包括,一是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通過加盟、兼并、重組等方式開展房地產中介服務,發展一批以品牌為龍頭、資本為紐帶,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連鎖擴張的現代物業服務企業。二是優化物業中介業務辦理。物業服務企業辦理中介經營范圍后,可隨時登陸平臺申請網簽用戶注冊,接受業主委托提供房屋出售、出租等中介行為。三是規范物業中介活動行為。物業服務企業及其中介人員規定依法開展房屋中介活動,同時搭建物業服務與中介服務信用檔案和信息發布平臺,完善物業中介活動信用評價制度。
此外,《通知》還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為物業服務企業提供支持,比如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拓展自身經營范圍,增加“房地產經紀”、“非居住房地產租賃”、“住房租賃”經營內容;給予物業服務企業財政補貼或獎勵,由物業服務企業按照中介合同約定收取費用外,對辦理住房租賃合同網簽備案業績突出的企業,按規定給予財政補貼或獎勵。
2020年11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在意見的第二條,明確提出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
同時,意見提及三方面內容對物業服務企業開展養老服務提供指導,一方面,養老服務營收實行單獨核算。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應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專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照料看護等定制養老服務,并按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營業收支實行單獨核算。
另一方面,支持養老服務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根據自身條件,結合養老需求,成立獨立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規?;?、品牌化、連鎖化經營。物業服務企業已經取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營業執照的,允許其跨區域經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最后,組建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鼓勵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物業服務企業建立養老服務專業人員隊伍,加強崗前培訓及定期培訓。協調職業院校、培訓機構為物業服務企業培養養老護理、康復、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等專業人員提供人力資源支持。按規定落實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費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公租房或政策性租賃住房保障范圍。
2020年12月15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
本次《意見》的推出,主要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
《意見》提出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全域全量采集數據、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加強領導統籌推進等六方面內容,為物業管理行業未來的數字化變革勾勒了框架。